3月11日上午,由信息化办公室主办的"人工智能技术赋能办公场景"专题交流会在信息中心楼503会议室成功举办。本次交流会聚焦智能技术与行政办公的深度融合,吸引了全校近百名教职工踊跃报名,为保证互动研讨效果,最终限定25人现场参会。会议由信息化办公室主任张加新主持。
在会议上,张加新主任强调,人工智能技术正以革命性态势重构工作范式,催生"本领迭代"这一全新课题。学校对人工智能的应用与发展给予了高度重视,着力营造“人人会AI,处处用AI”的良好氛围。信息化办公室积极响应学校决策部署,依托"AI大学堂"栏目建设,系统整合清华大学、浙江大学等顶尖学府的优质课程和文档资源,着力打造分层分类的人工智能学习平台。针对当前教学资源实战性不足的短板,本次交流会通过典型应用案例的深度剖析,切实推动人工智能技术与行政办公场景的有机融合。

张加新表示:"我们正处在新质生产力变革的关键节点,信息办将持续推进人工智能技术的场景化落地,让智能工具真正成为提升办学治校效能的新质生产力。"

随后,信息化办公室郭晨华老师结合实践经验,分享了一些人工智能赋能办公效能提升的实招硬招。基于文档生成、PPT制作、数据处理等六大高频办公场景,他分类梳理了适配的人工智能工具库,并分享了“角色赋予-任务明确-限定要求-背景说明”四阶提示词构建法,为构建高效AI提示词提供了可复制的操作路径。通过现场演示,直观展示了人工智能技术在公文智能拟稿、PPT模板秒级生成、数据多维分析及宣传素材自动生成等场景中的赋能效果。同时他提醒大家,使用AI过程中必须筑牢数据安全防线,严守数据安全底线,既要善用AI提效,更要筑牢信息防护网,严格做好隐私保护、版权合规和内容审核等工作。

在研讨交流环节,与会教职工围绕AI技术在日常办公场景中的应用潜力,结合各自在教学管理、科研服务等领域的实际工作进行了深入探讨,现场气氛热烈。针对大家提出的新工作场景AI赋能需求,信息化办公室工作人员现场建立专项任务台账,并计划开展技术验证工作。
本次交流分享会内容丰富、成效显著,既系统提升了教职工对人工智能技术赋能办公场景的认知水平,又深化了人工智能技术与学校管理服务的融合应用。信息化办公室将建立常态化培训机制,后续计划推出多期主题分享会,并开发在线学习模块,通过"线下精研+线上泛学"的混合模式,逐步构建覆盖全校的人工智能素养提升体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