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期:2025-03-10文章来源: 浏览次数:
梳理人工智能从图灵测试到 AGI 的演进历程,重点阐述大模型的技术特征(如参数规模、涌现能力)及分类(语言、视觉、多模态),强调其在自然语言处理、计算机视觉等领域的核心作用。
提出高校通过模型微调和本地知识库构建垂直领域解决方案,以 DeepSeek-R1 为例,展示其在数学推理、代码生成、论文辅助等场景的应用,解决算力碎片化问题。
结合 DeepSeek、Kimi 等工具,演示文本生成、图像修复、语音合成、视频创作及编程辅助等实践,如教师节海报生成、数字人教学视频制作等。
介绍智能体在招生、教务、科研等场景的应用,以上海海事大学超级智能体为例,实现跨系统协作与自动化任务处理。
科研方面,展示 DeepSeek 在文献综述生成、实验设计优化等场景的辅助作用,同时警示需验证 AI 生成内容的准确性。
教学方面,提出 AI 作为 “智能脚手架”,通过自适应学习系统、智能教务管理等提升效率,强调教师需从 “讲授者” 转向 “引导者” 角色。